日期查询网

问题:正名怎么读,正名的发音,正名的拼音,正名是什么意思,正名的繁体字

当前位置:日期查询网 > 汉语字典 > 发布时间:2025-07-03 10:36

参考答案:

正名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正名
繁体:正名
拼音:zheng ming
读音:zhèng míng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正名造句
组词,组成语:



正名解释


正名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正名」语出〔论语.子路篇〕所指的是一个人的身分或地位要和行为或作为相符合。原文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由这段对话可以了解孔子认为「为政」的第一步在于「正名」。「正名」的意义从〔颜渊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对照即是「端正名分」在实际上便是君主的表现要符合君主的身分和职责臣子的表现要符合臣子的身分和职责其余可依此类推。在周朝社会中任何人在政治或家庭中都各有他自己的身分和地位也就是名分;其中相对的如君臣、父子等。孔子认为当时天下大乱的原因即在于「名位混淆」与「名实不符」;不是逾越了在政治社会结构中应有的名位便是未能尽到在政治社会结构中的本分功能。孔子认为如果名分不能端正则其他一切的政治措施都将无所依归所以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便是说天子失去了应有的职责诸侯逾越了本身原有的职分。天下有道或无道视名实是否相符即可知道。
  这种「正名」的观念到了荀子时有了进一步的发挥;荀子所说的「名」除了具有道德上的意义也具有知识上的意义。荀子认为所谓的「名」就是事物的名称这些「名」的起源是来自于「约定俗成」荀子在〔正名篇〕中说:「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名」的作用是「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正确的名称确立后才能分辨客观事物;一方面使人们的思想得以交流一方面则使政治原则能够贯彻达到「明贵贱」、「辨同异」与「率民而一」的目的。
  除了道德方面的意义外荀子也从知识形成的过程来看「名」认为「名」是来自于「天官」并「徵之于心」如〔正名篇〕说:「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即是说人们的感官对于事物的感觉印象相同因此透过比喻就可以理解。荀子认为事物之名可分为两类即:「共名」与「别名」即是把有相同特质的归为一类;把完全不同的另列一类有分类学的意味。并又从「名实」问题探讨了概念分类和判断、推理等意义见出我国形式逻辑学的迹象。
  总之孔子所讲的「正名」主要是「正名分」是属于政治与道德的层面;荀子则将「正名」的观念扩充到知识方面。不过荀子的「正名」还是包括道德意义认为「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与「用名以乱实」等知识上的混乱均会造成道德上的「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为「道德离不开知识」的观念作了注脚。

正名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辨正名义使名实相符。
正名审分

正名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辨正名义使名实相符。《论语.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官吏中的正职不同于副职或临时代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六出》:「自家姓朱名杰见在充本府正名司吏。」







上一篇:正库怎么读,正库的发音,正库的拼音,正库是什么意思,正库的繁体字

下一篇:正事怎么读,正事的发音,正事的拼音,正事是什么意思,正事的繁体字

正名是什么意思 正名的繁体字 正名怎么读 正名的发音 正名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