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言」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回答弟子公孙丑的话。公孙丑问:「何谓知言?」孟子说:「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言语叫做「肺腑之言」因为心与道相通所以能藉言辞来判别人心的是非、曲直和善恶。从正面说如果说话的人心地光明坦荡、无所遮蔽那么他的话就会平正通达。反之如果心地不够光明磊落那么所说出来的话就会露出个人的毛病。孟子提出反面的「詖、淫、邪、遁」四种言辞的毛病从这些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的「蔽、陷、离、穷」等缺陷能看出这些缺陷就是孟子所谓的「知言」。
因而听到人偏执一端的言辞就知道他是内心蔽塞不明;听到人放荡不羁的言辞就知道他内心有沉溺而不能自拔;听到人邪僻的言辞就知道他内心悖离道义;听到人逃避闪烁的言辞就知道他是内心穷于道义。
这四种言辞出于个人只是暴露个人内心的缺陷表现个人的内在状况。若推而广之就治理天下的君相而言如果出现这四种言辞就会危害到政治。孟子肯定地认为:即使尧、舜、孔子等圣人复活也一定会赞成他的这些看法。
赵岐也非常推崇孟子说他好古穷经之学深厚才能提出这四种说话毛病与人心偏失的关系。如果不是归于大道明于六经通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文、武、周公、孔子之学是无法有此锐利的观察与真知卓见的。朱熹也说惟有尽心知性的人才能对天下之言穷究其理进而识其是非得失的原因。因此能知言才能知人诚如〔论语·尧曰〕所说的:「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正可说明孟子所谓「知言」的重要以及「知言」与「知人」的关系。
1:有远见的言论。《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伯问于士鞅曰:『晋大夫其谁先亡?』对曰 :『其栾氏乎?』……秦伯以为知言为之请于晋而复之。」从言谈中了解他人的真意。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何谓知言?曰:『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
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什么意思? 美联储加息的目的是什么? 东数西算是什么意思? 银行周五上班吗? K型经济复苏什么意思? 电商平台禁止二选一是什么意思? 锦程消费金融怎么加盟? 美联储议息会议是什么? 结算备付金是什么账户? 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