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网

问题:王韬怎么读,王韬的发音,王韬的拼音,王韬是什么意思,王韬的繁体字

当前位置:日期查询网 > 汉语字典 > 发布时间:2025-06-24 13:09

参考答案:

王韬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王韬
繁体:王韜
拼音:wang tao
读音:wáng tāo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王韬造句
组词,组成语:



王韬解释


王韬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王韬(1828~1897)字紫诠、子潜号仲弢又号南大遁叟;清江苏长洲人。十八岁入新阳县学成秀才但至南京参加乡试未中;二十一岁至上海为英国伦敦会教士麦都里聘为墨海书馆中文编辑与数学家李善兰交往密切。三十三岁时曾暗助太平军事泄后避居上海英国领事馆;三十五岁引渡至香港帮助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十余年译有〔书经〕、〔诗经〕等其间在四十岁时曾随理雅各至英国二年助译〔易经〕、〔礼记〕并趁便游历欧洲诸国广泛接触到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有深刻变化。四十五岁出版[普法战记]获得熟谙洋务的名声;四十六岁时由伍廷芳赞助与黄胜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主张变法自强认为「变古以通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十八岁出版小说〔遁窟谰言〕及〔瓮牖余谈〕是记述外国和太平军时事的书;五十二岁出游日本着有〔扶桑游纪〕。五十七岁定居上海并获聘为格致书院的院长帮助傅兰雅博士办学发展科学教育在应用科学领域为中国近代化打下基础。
  王韬为清末改良派学者与报刊创办人其最重要着作为五十五岁时在香港出版的〔韬园文录外编〕系选录他多年来在〔循环日报〕上论说的精华而成;他的书信集〔韬园尺牍〕也很重要其中提出许多改革主张赞成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过他基本上仍属中体西用的思想强调「变其外不变其内」坚持孔子之道是万世不变的虽然「器则取诸西国」但是「道则备自当躬」。他认识到西方「器械造作之精格致推测之妙」可是却以为中国决不能行可行的只有火器用于战轮船用于海及语言文字以通彼此之情。因此「由本以治末」是洋务之纲领而本根所系则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儒家基本德目。
  关于变法自强他指出当时中国所当变者有取士、练兵、学校、律例四项;其中有两项与教育制度密切相关。首先在取士方面他主张讲究有用之学将文科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选拔有道德的人由「乡举里选」产生不必考试;第二类要考试的则分为十科分别是:经学、史学、掌故之声、词章之学、舆图、格致、天算、律例、辩论时事、直言极谏。由此可见他已将道德和才能分开并纳入西学三科。其次在学校方面他主张分为文学、艺学二类;前者是「经史、掌故、词章」之中学后者是「舆图、格致、天算、律例」之西学。此外他并主张国家应另设军事学校以肄习水师武备教以司炮、驾舟、布阵、制器而各省、郡、川、邑则应由国家设立文、武学垫以为训习之所。
  为了减缓接受西器的阻力王韬采取「西器源出中国」的立场提出文字、礼乐、制度、天算、器艺等都是由中国而流传及外;认为世界有归于大同之势中国要吸入西方的长处而中国也应把三纲五伦向世界推广。不仅如此王韬对西方议会政治的本质认识亦颇为正确值得注意;他强调学习西方不当止于船坚炮利的层次还要师法他们「上下一心严尚简便」之处认为西方「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而在君民共主制下「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即使「君可而民否」仍不能实行。不过王韬并未直接主张君主立宪制或许是由于时机尚未成熟。
  总上可知流亡海外多年且身兼报人及教育家身分的王韬在教育方面的各项改革主张仍是相当突出及进步的。

王韬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字紫铨号子九、仲弢、弢园别号天南遯叟清长洲人。曾游欧洲和日本并在香港创循环日报提倡洋务要求变法为我国第一位政论记者;又将四书五经译为英文圣经译为中文对中西文化交流贡献甚大。光绪间返国主讲上海格致书院。着有弢园诗文集等。







上一篇:调职怎么读,调职的发音,调职的拼音,调职是什么意思,调职的繁体字

下一篇:批发价格怎么读,批发价格的发音,批发价格的拼音,批发价格是什么意思,批发价格的繁体字